安桂水产鱼苗:蔡燊(shen) 139 7868 6944
立秋过后,暑去凉来,天气慢慢变凉,水温也会逐渐降到30℃以下。此时鱼病相对逐渐减少,养殖户开始逐渐给鱼加料,草鱼等温水性鱼类也进入快速增肥期。
秋季既是水生动物生长、育肥和收获的重要季节,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,此时稍不注意,就会造成损失,甚至导致前功尽弃。因此加强秋季的调水、保肝和驱虫工作,对池塘最终的养殖产量与效益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一、调控水质
经过长达4-5个月的养殖生产,随着养殖动物的不断生长,池塘中的相对密度增大,单位面积负载接近最大,水体残饵,排泄物大量积累,严重消耗水体氧气,极易造成水体缺氧。
此时期要加强水质调控,首先要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,少量多次,目的是减少水体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对养殖动物的应激,给养殖动物营造一个适宜的水环境。
其次是降低亚硝酸盐、氨氮、pH值过高,再次是及时开启增氧机,根据天气、养殖动物的具体活动等情况适时合理地开启增氧机,最好在晴天的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,可有效地改善水质,预防浮头,提高鱼类消化吸收饲料的能力。
二、合理投喂
立秋过后,由于水温逐渐降至温水鱼类的生长适宜水温22-28℃之间,鱼类的消化机能逐渐恢复至最佳状态,可以逐渐加强饲料的投喂,但切不可猛然加量以免造成鱼类的消化不良诱发肝肠疾病。
在保证饵料质量的前提下,坚持少量多次,“四定”原则,并根据天气、水质和水产养殖动物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,确保养殖动物快速健康生长,又不污染水质。
“白露头,鱼死不断头”季节水温适宜,易爆发车轮虫、指环虫、虾蟹纤毛虫等寄生虫,用普通的杀虫剂对鱼体刺激很大,轻则使鱼虾几天吃食不好影响生长,重则会造成鱼虾死亡,给养殖造成很大损失。